原料成本大成主因 啤酒、冷饮应季而涨

2016-05-31 09:19:32 原辅材料

招商-原料

夏季即将来临,气温日渐升高,啤酒、冷饮等消暑产品也迎来了销售旺季。然而,随着生产成本、原材料、运输成本等压力的增大,今年想要购买到便宜的啤酒、冷饮恐怕有点难了。

价格小幅上调啤酒加入隐性涨价

白酒的一路高涨之风终于在发改委的约谈下暂时停息,与此同时发改委明确表态理解啤酒涨价,似乎也给了啤酒企业一个好的涨价理由。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各大啤酒厂家都已经发出了涨价的信号。早在今年1月份,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等几个啤酒巨头便相继在部分地区上调部分产品的价格,涨价幅度在10%到20%。据介绍,燕京啤酒主要提价区域在北京,雪花啤酒则是在东北地区部分市场提价,而青岛啤酒的价格调整则在济南市场显现。

在提升价格之外,啤酒也玩起了瘦身。部分品牌啤酒在保持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容量从600毫升降到500毫升,原来620ml、600ml的啤酒如今赫然被580ml、500ml甚至更小量的精美包装所代替。

白酒涨价受限,啤酒涨价有理?

在啤酒的生产原料中,包括大米、大麦、啤酒花等,其中大米占据6%-10%,大麦占据15%-20%左右,啤酒花占据的比例较小。去年以来,大麦和大米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成本上涨已经让啤酒厂家感到压力,上调价格也是无奈之举。

有部分业内人士称,原材料等成本上涨并不是酒类饮品涨价的主要主因。因为,酒类商品中原材料的成本仅占1/3。目前,酒类生产销售企业提高价格大多出于提升品牌的需要。

此外,国际油价不断飙升,使啤酒的运输成本也相应提高,加上人力成本,使得啤酒已不得不涨。

但是啤酒涨价一直显得很低调,通常都是每箱涨上几元到十几元,分摊到每瓶上的成本并不是很高,近几年来,每瓶啤酒涨了也就只有0.5-1元左右,涨幅不是很明显,消费者对此也不是很敏感。此外,淡季调价、改变包装降低成本,也让啤酒的涨价潮很冷静。

饮料迎来旺季提价、瘦身两不误

去年以来,糖价疯涨,被戏称为糖高宗;近日,上海市政府网站发文,上调上海市原料奶收购基本价格,原料奶收购基本价格由每公斤3.42元调整为3.59元,应该会成为原料奶涨价的一个信号。糖、牛奶是冷饮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原材料成本的提升,让冷饮企业也纷纷提价,涨幅在三成左右。

价格方面,蒙牛、伊利都调整了价格。多数雪糕价格都上调了0.5-1元左右。饮料方面则主要通过更换包装,变相提价。康师傅每日C系列产品橙汁、红葡萄、水晶葡萄、黑加仑以及红芭乐都已经更换了新包装。换装之后,每瓶容量都已经由原来的500毫升减为450毫升,但售价仍维持原来的每瓶2.5元。

原材料、包装材料、运输、物流成本的加大都成为了冷饮产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只是发改委的一记约谈,让本次涨价暂时刹车。

通胀压力已经日益影响到生活方方面面,啤酒、冷饮产品也加入到涨价大军中,原材料成本加大普遍成为涨价的主因;明里涨价,暗中瘦身也成为涨价的主要形式,涨价真要如春风吹遍各类食品,既然已成定局,只是不要像白酒那样涨得离谱,涨得无理!

中国酒网原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