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美茶香,荣誉共荐——贵州两大领军品牌茅台、贵茶携手拓市

2017-01-18 06:28:02 酒业资讯

“黔山秀水育佳茗,贵茶飘香聚浓情”。近日,细心的茅台经销商及热衷茅台的消费者发现,茅台云商增辟了“精品”栏并上架了贵茶久安千年红、久安千年绿、红宝石红茶、绿宝石绿茶等系列产品,贵茶由此成为茅台云商入驻的首个非茅台品牌。“一向专注于酒的茅台直营电商居然开始卖茶了”,这一信号受到业内外强烈关注。

据了解,近年来茶叶广受酒企及白酒经销商青睐,很多白酒推介会或经销商大会都有茶的身影出现,茶酒跨界也成为新趋势,专家认为:茶因为其本身有着与白酒共通的地方,而这些共同点让他们运作起来不至于遇到太大的困难,加之,茶叶还是一个尚未被深度挖掘的市场,对于业外资本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酒美茶香,荣誉共荐——贵州两大领军品牌茅台、贵茶携手拓市

茶行业或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周期

日前,《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出台,意见提出要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际化的茶叶集团,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做强茶产业面临难得的机遇。2014年5月,贵州省政府出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重点打响黔茶品牌,建设全国茶叶强省,自此贵州茶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酒美茶香,荣誉共荐——贵州两大领军品牌茅台、贵茶携手拓市

调查显示:中国茶作为一个产业已经近2000年,10年前中国茶产值约100亿元;近10年,中国茶产业飞速增长,2012年已超过2000亿元,从100亿元到2000亿元仅仅用了10年;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万亿规模,茶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周期。来自国际茶叶委员会(ITC)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大概为1千克左右,总消费量约130万吨。从FAO数据的增长速度看,2001年至今年均增长率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社交、传统文化等的追求,结合对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偏好的分析,保守预估茶叶消费量未来一段时间仍有每年5%左右的稳定增长空间,茶叶消费市场蕴涵着无限商机。

茅台、贵茶领衔两大特色产业融合

多彩贵州,酒美茶香。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并提出重点发展和培育“酒、茶、药、烟、食品”五张名片的产业战略。作为著名的产茶大省,贵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2015年,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689万亩,投产423万亩,均属全国第一位。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表示: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抢抓“东茶西移”机遇,坚持规模扩张和市场开拓一起抓,基地建设和企业培育一起上,人才、资金、技术一起推动,政府、企业、茶农发展茶产业积极性空前高涨,贵州茶产业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前不久,贵州贵茶公司与铜仁市人民政府签订了6亿投资协议,将与铜仁市政府共同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此次,作为贵州特色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属贵州“五张名片”的茅台与贵茶这两大领军品牌的携手备受省内外关注。目前茅台云商为贵茶特开辟的“精品”栏目,汇集了贵茶“珍稀古茶”、“送礼新贵”、“大众饮茶”三大系列包括贵茶久安千年红、久安千年绿、红宝石红茶、绿宝石绿茶等主要畅销产品。作为综合性电商平台上的旗舰店,茅台云商充当着形象与标杆官方正品背书作用,入驻的贵茶产品也受到双方力荐,从已上线情况来看,不排除双方有更紧密的合作计划。

跨界容易,营销不易,拭目以待

不是所有的产业都能跨界进入酒水圈。目前中国约有茶厂七万家,产品品牌化程度很低,茶叶多以地域品牌来提升价值。这样的市场,正如十年前的酒行业,茶产业正逐步进入品牌化洗牌阶段,同时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十年。抽样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经销商都有调产品的需求,其中超过20%的受访者希望增加茶类产品,而且规模愈大、渠道资源愈丰富的大商、超商,兴趣愈浓。更新产品品类,以求跨界发展,赢得新机遇与机会系酒行业营销的一个新阶段。

酒美茶香,荣誉共荐——贵州两大领军品牌茅台、贵茶携手拓市

茅台云商在2016年成功引入贵茶基础上,计划引入匹配茅台品牌调性的民族竞品,尝试跨品类经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为经销商带来更多利润。众所周知,基于“茅台”的品牌全国影响力,云商平台的进入门槛颇高,合作方必须达到相匹配的品质与品牌价值,经云商平台筛选与撮合的产品、品牌,有可靠的品质背书,经销商完全可以放心合作,省却经销商自己寻找、了解、尝试的漫长过程。此次,茅台、贵茶两大领军企业领衔贵州两大特色产业的融合,可谓既顺应了政策导向,又贴合了市场趋势需求,其最终成效也备受各界期待。

返回资讯首页

中国酒网酒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