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第一代郎酒——回沙郎酒

2017-01-03 04:49:37 酒文化

趣解第一代郎酒——回沙郎酒

超特别:用猪小肠包装密封

回沙郎酒包装罐在《郎酒史话》一书中有具体的阐述和记载“在当时的市场上,消费者见到的回沙郎酒和郎酒,都是用呈朱墨色的陶罐包装。以软木塞住陶罐口,以处理过的清洁无臭的猪小肠等封口,有红绳扎装。回沙郎酒商标上有‘惠川老糟房’的厂名,图记高粱和麦穗,文字上作‘窖久泉甘,工艺特殊,风格别具,饮后使人脉通血和,不至口渴头痛,是宴会珍品’的说明。”郎酒的商标上突出“郎酒”二字,两边饰以麦穗和高粱,文字上有“取二郎滩优质官井(郎泉)泉水,优质本地高粱、小麦作原料”的说明,还附有回沙郎酒包装罐照片一张,照片上有陶罐三个,在罐上的商标仍能清晰辨别出回沙郎酒字样,这可能是到目前为止能见到的郎酒最早的包装罐了。尽管不知道这三个陶罐下落如何,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从照片上,能够大体看出回沙郎酒当时的包装造型。

超科学:正宗土陶装地道美酒

60年代郎酒

关于回沙郎酒包装罐,在王思铁先生《古蔺郎酒》一文中也有说明,“郎酒在包装上,亦采用古蔺境内复陶内朱墨色土陶罐装酒,这种罐质地好,装酒不渗漏,便于长途运输和储存。”陶瓷器皿一个最大的特征即是,装盛的液体,如水、醋、酱、酒等,不易变质,保鲜、保质是陶瓷器皿的最大特征。

古蔺复陶镇,历代盛产陶器,其距二郎镇不过十里之遥,这里的土壤、气候、自然环境与二郎滩相差无几,用这里的土壤烧制的陶酒罐,正好与产生郎酒的水质、土壤等自然条件相吻合。因此,用复陶土罐储存郎酒,显然是最科学,最合理的。直到今天天、地宝洞内大型的储存郎酒的陶土罐,也是是古蔺本乡本土所烧制的土陶罐,只是出厂时采用了瓷质、玻璃制品的器皿,期间包装质地上的改变也是有因可循的。郎酒从酿造到储存并没有脱离本来,本土的土陶器对于郎酒所产生的特殊香型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这种土陶质地是很好的,厚重紧实,不渗漏便于运输和储存。从回沙郎酒包装罐照片上分析,也是如此,罐的器型很不规则,呈凹凸不平厚重之状,极具地方土陶之特色。

超高级:质优味珍身价日增

郎酒1984年

郎酒和回沙郎酒,即使在问世之初,也因质优味珍而价格高昂。在茅台风靡的重庆、贵阳,回沙郎酒仍是“货至即售,一售即空”,甚至有少量还被销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荣膺“宴会珍品”的美称。

仅据三十年代的物价来考察,这两种“郎酒”在当地售价即约两斗米一斤,卖银则一钱一分左右,比起普通的高粱酒每斤只卖二、三分银子,价格要高出好几倍。在城市,它们的售价更为一般人所不敢问津。《四川经济志》说:“每罐装(郎)酒一斤,抗战前一、二年在当地之价,每罐大洋六、七角,销售重庆、成都等地则值一元”。但是,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去考虑,这种质优价昂的商品,却更容易引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倾倒。加以郎酒和回沙郎酒都是用手工操作进行酿造,生产规模不大,年产量总计不过四、五十吨。所以,它们在市场上总是供不应求,身价日增,一天又一天,不断为二郎人赢得令人企羡的荣誉。

中国酒网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