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荣:鲁酒之“伤”,不“治”难愈
2017-05-27 16:45:14 酒界人物
陈学荣:鲁酒之“伤”,不“治”难愈
提起鲁酒发展,山东兰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学荣日前向《华夏酒报》记者道出了作为鲁酒代表企业,在鲁酒这几年发展过程中的心声。 引入竞争 树立大市场观念 山东市场历来是各大酒类品牌的必争之地,主要是山东白酒与外来强势品牌的竞争。这部分竞争者主要是川酒、黔酒、皖酒、东北酒、湘赣酒等品牌。 陈学荣认为,鲁酒企业抱团发展的大旗举得很好,树立了鲁酒的整体形象,但目前仍然是各自为政,画地为牢,一些企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打压其他白酒厂家的产品,以取得眼前的利益,而且这种竞争态势在各地愈演愈烈,特别是2008年、2009年尤为突出。酒企之间的内耗大大削弱了鲁酒的整体实力,导致最后多败俱伤,给其他省外名酒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山东,各市甚至各县都有自己的强势品牌,如果大家都各自为政,鲁酒如何实现抱团打天下? 对此,陈学荣认为,这种行为是由于内部管理和竞争机制的缺失。鲁酒要实现突围,需要引入竞争,只有打破区域界限,树立大市场观念,才能成长起来。 回归立法初衷 促进行业发展 地方保护与白酒消费的地域特征,使得山东各地方白酒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地方的无序竞争更是扰乱了行业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白酒行业的监管,同时建立了酒类流通准入体系。为了规范酒类流通秩序,商务部出台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以促进酒类市场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质检部门也加大对白酒产品质量的市场抽查,处罚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些制度的出台和监管力度的加大,从一定意义上保护了名优白酒企业的利益,有利于规范白酒市场。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有偏差,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相关政策的落实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控制市场就等于束缚自己,如果每个地方都这样,鲁酒做大如何谈起?有竞争才有进步,才能发展。为了鲁酒的健康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应提高重视,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对症下药,治疗鲁酒发展中的‘顽疾’,恢复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加大打假力度 增强危机意识 山东品牌酒与杂牌酒的竞争也比较激烈。由于政策监管的不到位,各地小酒厂蜂拥而上,蚕食和扰乱品牌酒的市场。 陈学荣认为,秦池事件让鲁酒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恢复声誉,现在的鲁酒再也经不起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危机意识是每个鲁酒企业的责任,每个企业都应该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大打假力度。 谈到打假,陈学荣表示,酒类生产企业都对假酒深恶痛绝,但是为何假酒一直“愈打愈烈”呢? 陈学荣举了一个例子,“近日,兰陵集团在山东某地跟踪了一个重大造假窝点,他们造假品类之多,数量之大令人瞠目。除了山东名优白酒之外,全国各大名优白酒也被他们仿造,制假材料堆积如山。按说证据确凿,应该不难解决,但在与当地公安部门联合执法时却遭遇到了阻力。许多企业在打假的过程中也应该遇到过类似的状况。要改变现状,鲁酒企业与各大名酒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呼吁相关部门严查制假事件,如果事情还得不到解决,则继续向上级公安部门反映,直至圆满解决,这不仅是为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负责。”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2009年,山东省经贸委、省轻工业协会、省白酒工业协会制订了《山东省白酒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发展泰山生力源、兰陵、景芝、扳倒井、古贝春、琅琊台、孔府家等企业集团。到2011年,山东省白酒产量将达到100万千升,创中国名牌5个,创中国驰名商标30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5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 这是鲁酒发展的希望,同时又必须看到鲁酒发展中存在的一些 “硬伤”。鲁酒之“伤”,不“治”难愈。 “当然,鲁酒的全面突围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支持与帮助,所以我们希望行业协会能够呼吁相关部门为鲁酒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助其顺利开拓全国市场,并健康持续发展。”陈学荣对《华夏酒报》记者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编辑:王玉秋
上一页:中国企业需要善意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