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和它的前世今生

2016-10-16 05:19:36 酒界人物

中国酒和它的前世今生,中国酒和它的前世今生是酒水招商网专设的酒文化栏目信息,主要为朋友们展示酒文化信息

快过年了,酒桌上的觥筹交错恐怕难以避免。想到白酒的味道,小编不禁打一个寒颤。很多人受不了现代白酒的高酒精和辛辣味,宁愿选择大众的啤酒和以高雅著称的红酒。事实上,古代的中国酒并不是这个味道,也没有今天的白酒、黄酒、啤酒之分。

在几千年前,中国酒是不分白的黄的,只有一种可以贯穿始终:“谷物发酵酒”,咱们从头捋捋,这个事就清楚了。

没人知道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喝酒的,用学术名词概括,这个起源叫“有争议”。1979年,山东莒县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整套酿酒器具,有沥酒的酒缸、接酒盆、盛酒盆、用来发酵的大口尊,有实物证据,就争议不起来了。可以有个模糊的结论:至少4800年以前,中国人已经开始小批量的生产酒了。

第一次技术革命:酒曲的出现。

从酿造的基本原理来看,做谷物酒无非两种:单式发酵和复式发酵。单发酵就是把谷物煮熟放在一边,温度、湿度都猜的比较靠谱的情况下,自己就会流出酒来。复式发酵也是把食物煮熟,再加入事先发酵好的酒曲,发酵出酒。

单式发酵酒应该是最原始的状态,东西方发现酒的时间差不多,也很有可能都是偶然得之,但是发扬光大的动力应有不同。中国人喝茶的历史更早,早已习惯把水加热再饮用的方式,卫生条件很好,对酒的热爱更纯粹一点。西方人则不同,他们都是喝凉水,酒对他们来说,作为清洁饮料的意义更大。

至于怎么出现的复式发酵,就像是馒头的发明一样,是改变历史的重大事件,但没人记录:面和好了,放在一边,也能发酵,但是时间长、口味差,某一位聪明的主妇,在馒头上锅蒸熟之前,留一块生的“肥面”当下次和面的催化剂,它就立即变得意义非凡起来。

用来做酒曲的原料很多,最常见的有大麦和小麦,酿酒的主料通常是糯米和黏米(大黄米,现在北方还用来做年糕)。水烧开几次再煮熟洗净的米,为的是杀菌,加入酒曲静置发酵,结束后沥酒而出,混着米粒一起喝,跟现在的醪糟形态很相似。

不管一种酒有多大名头,反正酿造过程就是这几个基本步骤,到现在也没啥大的变化。

几千年来,围绕在酒上的“微创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奔着杀菌去,这个可是大问题,,不然出不了酒,只能出臭水。汉代人比较讲究,制曲有专门的房间,干净、通风。这肯定也做不到无菌,如果酿造时间短,酒精含量低,就呈现出乳白色的状态,如果酿造时间长,想要好酒,就呈现出绿色来,就是生物菌的作用。

另一个是奔着原料的多样化去,在酒曲里加点豌豆、中药啥的,口感更好,后来还有放羊肉的,所谓羊羔美酒,口味很重。比如宋代苏轼,这位爱喝酒更爱酿酒的大师,发明了做的真一酒和天门冬酒,就是加了几味药材。这位大师自己也很得瑟这门手艺,还专门写了篇《东坡酒经》,纯技术范儿。不过据他的一些朋友反映,喝了他酿的荔枝酒,容易拉肚子。

第二次技术革命:低温加热杀菌技术。

唐代时,为了提高杀菌效果,在酒里放石灰,这个味道嘛……你猜?伟大的唐人还有项重大发明,就是槽床。酿好的酒放在槽床上,用大石头压迫沥酒,就可以得到品质清澈的酒,比以前连米带酒一起灌的感觉,要好了不少。

中国酒网酒界人物